我国气压、温度、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

 

气压:我国是至东向西减少。

1、随高度的的增加而减小;

2、随海拔高度的增加,气压值按指数减少;

3、冬季的大气压力要比夏季的高;

 

温度: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气温逐渐降低。

 

相对湿度

一天之内,相对湿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。

我国年平均相对湿度多在40—80%之间。自山东半岛东部起,往西南经秦岭、川西山地至青藏高原东南的喜马拉雅山南坡一线之东南,并包括东北山地,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70%,其中的东南沿海、滇南和江南丘陵部分地区、川黔部分地区的相对湿度大于80%,海南岛琼中及云南河口高达86%。西北部的准噶尔盆地、塔里木盆地、阿拉善高原和藏北高原等地年平均相对湿度在50%以下。其中柴达木盆地相对湿度仅30%,是我国空气最干燥的地方。

冬季气温降低,北方的相对湿度比年平均状态有所增高。1月北方相对湿度大于70%的区域明显扩大,东北山地和内蒙古高原东北部的相对湿度大于70%区域联成一片,北疆西部及北部出现相对湿度大于70%的区域。东南部相对湿度大于70%的区域缩小到淮河以南,相对湿度大于80%的区域也缩小到滇南等地,滇南的景洪、勐腊相对湿度高达86%。阿拉善、塔里木、青藏高原等地1月相对湿度在50%以下,其中青藏高原多在30%以下,浪卡子20%,江孜21%。夏季为我国的雨季,相对湿度普遍提高,特别是东部地区相对湿度普遍增大。7月平均相对湿度分布,从内蒙古高原东部、经兰州至拉萨一线之东南大半壁,相对湿度大于70%,其中的东北山地、东部沿海(渤海沿岸除外)、云贵高原和川南、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南坡等地的相对湿度大于80%,云南的腾冲、江城90%,安徽黄山91%等,均为我国夏季空气湿度最大的地区。西北内陆盆地、藏北高原等地的7月相对湿度小于40%,其中吐鲁番、哈密七角井仅30%,为最低。

—— 完 ——
相关推荐
评论

立 为 非 似

中 谁 昨 此

宵 风 夜 星

。 露 , 辰

文章点击榜

细 无 轻 自

如 边 似 在

愁 丝 梦 飞

。 雨 , 花